文/黄海峰的通信生活
当折叠屏的轻薄革命,遇上AI交互的智能浪潮,手机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风暴。
Counterpoint数据显示,2025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将突破5470万台,年增53%;IDC指出,2025年,中国AI手机市场将以59.8%的增速,实现1.18亿台目标。
但是,行业还面临“轻薄与性能割裂”与“智能体验碎片化”两大行业困局。谁来破解?
近日,荣耀带来好消息,发布的荣耀Magic V5折叠屏手机,用0.18mm单膜片厚度的青海湖刀片电池、0.014mm单根直径的宇航服牵引绳同款特种纤维后盖材料等,创下八项世界纪录。
不仅如此,荣耀 Magic V5 折叠状态下厚度仅 8.8mm,重量轻至 217g ,成功刷新全球折叠屏手机轻薄纪录,彻底击碎折叠屏轻薄、长续航、精致可靠无法兼得的“不可能三角”。
荣耀 Magic V5 的惊艳,远不止于轻薄。其搭载的骁龙8至尊版芯片与满血潜望长焦构建八大满血体验,而YOYO智能体升级的“一语PPT/编程”等八大“一语”AI能力,让手机从工具进化为主动服务的智能伙伴。
从打破物理极限的轻薄机身,到重构人机交互的AI生态,荣耀Magic V5的登场不仅是产品迭代,更是一场由荣耀引领的移动终端变革的开端。
为何是荣耀?接下来,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荣耀在折叠屏及AI技术领域登顶行业前列的底层逻辑与创新密码。
折叠屏赛道领航者:荣耀的技术突围之路
荣耀在折叠屏领域的突破,是一部清晰的技术进阶史。两年前,荣耀Magic V2以9.9mm的闭合态厚度,推动折叠屏手机进入毫米时代,叩开了行业轻薄化的大门。
随后,荣耀Magic V3更进一步,通过引入19种创新材料,将厚度压缩至9.2mm,实现工艺维度的瓶颈突破。
如今,荣耀Magic V5惊艳亮相,以一组震撼的数据展现强悍实力:折叠态8.8mm纤薄机身、217g轻盈手感,搭配0.18mm超薄高硅电芯叠片、0.014mm超细航天纤维编织材质、0.003mm超高精度组装工艺,加之25%硅含量的6100mAh青海湖电池与2300MPa高强度铰链钢材。
这些数据不仅引发发布会现场欢呼,更彰显荣耀在折叠屏领域以技术突破瓶颈的决心与能力。
笔者认为,荣耀能够不断实现技术跨越,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链条:理念指引方向,技术保障落地。
在理念层面,荣耀从柏拉图“洞穴之喻”中汲取哲学灵感,将行业对参数的盲目追逐视为“洞穴影子”,以认知觉醒的姿态拒绝随波逐流。这种拒绝妥协的创新理念,贯穿于产品研发始终。
从荣耀Magic V2 、荣耀Magic V5,每一次厚度数字的缩减、每一项材料工艺的革新,都体现着荣耀对“性能不阉割、体验不打折”的坚持。
荣耀CEO李健分享的“一毫米”背后探索故事,正是这种理念的生动注脚:从9.9mm到8.8mm减薄的1mm,不仅是数字的变化,更是荣耀执着挑战极限、拒绝向传统工艺妥协的创新态度。
而创新理念得以落地生根,离不开荣耀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体系化布局。
在深圳坪山荣耀L4级智能工厂里,每一台Magic V5的分拣组装,都经过荣耀鲁班大模型12.5万次的并行计算,将折叠屏产线精度从0.04mm提升至 0.003mm。这种“用智能定义制造”的范式,让航天纤维编织、刀片电池叠片等尖端工艺实现规模化生产。
正如央视探访报道揭示的,当行业还停留在经验主义时,荣耀已通过AI智能制造将微米级精度转化为量产标准。在笔者看来,这样扎实的技术实力,为荣耀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,成为其连续三年刷新轻薄纪录的底层密码。
AI赛道开拓者:荣耀的AI领导力密码
在MWC上海AI+主题论坛上,李健曾表示,性能闭环、场景闭环与信任闭环是当前AI落地必须直面的三大挑战。为了让AI更好地落地,李健提出“三叶草战略”,即围绕用户体验打通三个闭环,获得自由感、满足感和安全感。
如今,荣耀Magic V5通过升级YOYO智能体,具备“YOYO帮你看、帮你记、帮你找、帮你做、帮你传”五大核心AI功能,实现“一语PPT、一语编程、一语搜索”等八大一语AI应用,解决用户三大痛点,加速AI落地。这一创新实现了“三叶草战略”中的场景闭环,让用户在办公场景中获得满足感。
也许有人会问,荣耀为何能率先打破AI落地三大挑战,站在AI引领者位置?在笔者看来,答案肯定离不开荣耀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,也离不开荣耀在AI领域的研发能力与应用能力。
第一,AI领导力来自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。荣耀深入洞察到80后、90后等社会中坚力量面临“新三重门”挑战,被工作和生活挤压,渴望突破束缚。
基于此,荣耀以AI技术为支撑,通过荣耀Magic V5的PC级生产力场景设计,带来如“一语PPT”等AI功能,帮用户每天省出一小时,释放被挤压的个人空间,让用户在高效与从容间找到平衡,切实解决用户时间紧张、效率低下等痛点,将科技与用户真实需求紧密结合。
比如,荣耀Magic V5深度整合YOYO智能体、飞猪旅行智能体与高德地图智能体,用户仅需一句话,即可一键生成定制化旅行方案并完成多场景出行路线规划。只有对用户需求有着精准的洞察,才能带来满足许多人需求的创新。
精准洞察力的背后,是荣耀以柏拉图“灵魂马车”哲学为基底,构建“三桥一路”生态架构,将抽象哲学概念转化为破解行业困局的现实方案的实践。
第二,AI领导力来自研发能力。从荣耀发布阿尔法战略,明确以五年超100亿美元投入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,到成立一级研发部门。构建技术研发、人才培养、生态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,这些战略布局并非一蹴而就的激进突破,而是荣耀在AI研发能力上的长远布局与沉淀。
在AI人才培养方面,为学术人才提供产业实践场景,荣耀让高校、科研院所人员参与项目落地学术知识,且从学术圈吸纳机器人算法等方向工程师,构建“学术研究-人才培养-产业应用”闭环。
在生态构建上,荣耀联动产业链伙伴与学术机构,学术研究为AI终端生态新范式的标准和协同模式提供理论支撑,产业则落地生态构想,形成“学术-产业”共筑格局。
第三,AI领导力源于对AI生态的强大构建力。荣耀通过战略规划、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三大维度,全面激活AI生态。
在战略规划层面,荣耀聚焦长远布局,打造全新AI Connect平台。该平台集成感知、大模型、互联等核心能力,向生态伙伴开放共享,以赋能产业集群发展。预计年内,超100个硬件品类将接入该平台,1000万台生态设备实现激活,推动YOYO智能体覆盖办公、出行等七大智慧场景,构建全场景智能生态网络。
在产业合作层面,荣耀表现出极致的开放态度,联合阿里、比亚迪、美的等行业巨头,实现生态共建。以智慧车联领域为例,荣耀与比亚迪深度合作,在智慧车钥匙、手车互联等场景打造标杆体验,并将探索实时车况数据同步等前沿方向,携手构建智慧出行网络,拓展AI应用边界。
在技术创新层面,荣耀凭借MagicRing技术打破硬件与操作系统壁垒,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苹果、华为三大系统互联,构建起了统一的智能生态。这一技术突破让AI从工具升级为生活“伙伴”,为用户带来无缝智能体验,同时加速AI在多场景的落地应用,夯实生态发展的技术根基。
笔者观察:荣耀双剑破局,用哲学之光照亮内卷洞穴
我经常参加各种手机发布会,说实话,看着同样的内容都有一些缺乏新鲜感,而此次在深圳举行的荣耀新品发布会,我却从头听到尾。
我发现荣耀此刻正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上,左手持折叠屏创新之剑劈开硬件桎梏,右手握AI生态之剑重构智能边界,借助柏拉图“洞穴之喻”的哲学火光,实现从技术囚徒到自由翱翔的觉醒之路。
不过我认为,荣耀变化的不是简单的硬件迭代,也不是普通的应用迁移,而是用工程实践诠释“走出洞穴”的哲学命题:重新定义折叠旗舰新范式,让消费者对折叠屏的认知,从“技术尝鲜”进化为“生产力必选”,完成从洞穴囚徒到觉醒者的认知跃迁。
市场反馈印证着这种哲学实践的穿透力:2025年上半年荣耀市场份额重返前三,荣耀400系列首销打破三年纪录。这似乎是对荣耀“释放潜能”信仰的最佳注脚。
正如李健所言:“用一毫米的极限探索,兑现释放潜能的承诺。”荣耀正以哲学思维破局行业内卷,让科技成为照亮人性自由的潜能之光。
信钰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